朱氏绳艺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8
4159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人类使用绳子的历史早在文字出现之前的远古时代,“结绳记事”就是当时使用绳子的描述。朱氏绳艺距今也有一百三十多年的历史,在广东省的朱氏家族一开始只是用绳子制作一些实用小品,如绳罐之类的东西。之后,经过朱由标先生的传承,由原来实用器上升为艺术品。
指上生花——意趣天成的撕纸艺术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10
4073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撕纸是通过徒手撕纸、整形、粘贴等方法来创作图画的一种纸造型艺术,是流传于我国民间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广大市民学习撕纸,不仅能够丰富业余精神生活,继承并传播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可以很好地锻炼大脑的敏捷性、手指的灵活性、加强手、眼的协调配合,更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便体会到这古老的艺术带给他们的乐趣与成就感。闲暇时只需要一张纸,便可化平淡为神奇。
奉贤滚灯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8
3102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作为柘林传统民间文化的滚灯被誉为“江南一绝”、“百灯之首”、“灯中之王”,产生至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滚灯的发源地在柘林镇胡桥社区。近几年来,滚灯作为柘林百姓文化的名片,已经成为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2005年5月12日胡桥因滚灯而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滚灯,其实是一种集舞蹈、杂技、体育为一体的民俗传统技艺,它豪放中有细腻、潇洒中含凝重、刚健中透柔美,其风格与桥乡独具韵致的风土习俗相宜,因而深受社区居民和村民的喜爱,也已成为他们休闲颐养、陶冶情操的主要手段。
海派瓷刻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6
2799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瓷刻,这项传承百年的“指尖技艺”让我们沉醉,更让我们深思——留住这份美,留住这份海派荣光,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努力。本系列微课由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瓷刻》的传承人程佩初老师主讲,主要讲解瓷刻技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深入浅出地普及有关知识、指导相关技法,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适合各知识层次、年龄层次的普通市民学习。
海派女红——创意编织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10
2708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以传统绒线编织棒、钩针的基本针法和编织作品系列教学为主要内容,借助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展现方式,以及现场讲解、教学、演示和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并将现代时尚的元素融入其中,让更多零基础的学习者了解、喜爱绒线编织,使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重现活力与魅力,以此倡导时尚健康的生活方式,传承弘扬海派文化。
艺术押花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6
1447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艺术押花作品摘选大自然植物花卉,经过加工整理,运用特殊的工艺进行脱水、押制干燥处理,使其保持原有的姿彩,再通过设计师缜密构思、创新设计、精心加工处理创作而成的手工艺品,赋予其新的生命意义,融合植物学与美术学于一体,别具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本课程从基础知识讲解到花材组合再到作品制作循序渐进,使学习者通过6节微课初步了解押花艺术和押花制作技巧。
上海绒绣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4
1124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本课程包括上海绒绣概述,上海绒绣制作的原材料、工具设施、针法,上海绒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技艺特点与制作流程,以及上海绒绣的作品赏析等诸方面的内容。期望学习者通过课程学习,了解上海绒绣的悠久历史、技艺特点与制作流程,提高对上海绒绣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参与制作上海绒绣的兴趣,达到更好地保护、传承,并发扬光大上海绒绣艺术的目的。
瀛洲乡愁——创意海派插花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16
888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本系列微课以海派插花为表现手法、以本土特产为作品花材、以特色民宿为教学背景,每课介绍一个插花技法,将插花作品和崇明传统文化、民宿产业相结合,在让市民体验、感受、热爱海派插花美的同时对崇明的生态、产业(农业 、旅游)、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向往。
匠心巧技之精品粉笔雕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3
771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粉笔雕是一种奇特的雕塑,制作它的工具十分简单,除了原材料粉笔之外,就只有一根宽度才不过零点几毫米的针而已。虽然制作他的工具与过程都十分容易,但是一见到粉笔雕,你就会深深地迷上这种奇特的艺术,且一发不可收拾。
白领时尚之DIY银粘土配饰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3
704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本系列微课希望能用简短的课程让学习者学会简单地制作工艺,让有闲暇的学习者多一项爱好,学会欣赏美、发现美、创作美。银粘土主要的成份是将银磨成极细的粉末,混合有机质所组成。造型起来十分容易而且无毒性,所制作的成品质感与传统银制品,几乎无差异。它也可与合成珠宝、陶土、铜结合,让创作拥有更宽广的创意空间。一小部分现代白领十分喜欢用银粘土做成自己喜欢的样式,并且佩戴身上,还有许多有闲暇时间,爱好钻研的人群对银粘土首饰爱不释手,又无从着手,希望通过学习这门微课,让大家了解心形银粘土首饰的含义、材料的选择以及制作过程中
瀛洲乡愁——创意海派插花(长视频)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5
253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本系列微课以海派插花为表现手法、以本土特产为作品花材、以特色民宿为教学背景,每课介绍一个插花技法,将插花作品和崇明传统文化、民宿产业相结合,在让市民体验、感受、热爱海派插花美的同时对崇明的生态、产业(农业 、旅游)、文化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向往。
非遗面塑课堂——节气与四季
3
类型:视频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资源数量:12
562
来自: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
本课程选取了春、夏、秋、冬四季中的典型节气作为创作主题制作面塑,结合节气特征选取树叶、蝴蝶、瓢虫、燕子、枇杷、荷叶、荷花、海星、贝壳、芦苇、玉米、辣椒、糖葫芦、饺子、梅花等具象载体,讲解面团的调色、制作及面塑制作手法。在引导学员在了解节气知识、联想节气景象、制作节气面塑的同时,感受四季更迭变化之美、感受面塑传统手工艺之美。
4/2页,共24条数据«<12>»